地 址: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01号熊猫中央广场7层FG区
苏ICP备2022010105号-3

版权所有:南京温纳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在孩子成长的旅程中,青春期宛如一段迷雾重重的崎岖山路。这个阶段,孩子的身心经历着巨大变化,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悄然筑起了一道道围墙。作为父母,你真的了解青春期孩子最烦什么吗?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,探寻那些被忽视的烦恼。
“多穿点衣服,别冻着”“作业写完了吗?别老玩电子产品”“要好好学习,别辜负我们的期望”……这些话是不是听起来无比熟悉?父母们出于关心,常常不自觉地开启“唠叨模式”,可在青春期孩子耳中,这就像紧箍咒一般,让他们头疼不已。
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,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,有能力做出判断和选择。过多的唠叨会让他们感到被束缚,被当作小孩子看待。这种不被信任和尊重的感觉,极易引发孩子的反感,甚至可能导致他们故意对着干,以显示自己的“主权”。
比如,孩子出门前,妈妈反复叮嘱要带伞,可能孩子心里早就看了天气预报,觉得不会下雨,妈妈的唠叨反而让他觉得不耐烦,干脆就不带伞出门了。
日记本被悄悄翻看、聊天记录被检查、书包被随意翻找……当这些隐私被侵犯的情况发生,青春期孩子的内心会涌起强烈的愤怒和不安。
在这个时期,孩子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秘密和想法,他们通过写日记、和朋友聊天等方式来构建自己的小天地。隐私对于他们来说,是保护自我、确立独立人格的重要防线。父母一旦越过这条防线,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践踏,从而对父母产生信任危机,亲子关系也会因此出现裂痕。
曾经有个孩子发现妈妈偷看了自己的日记后,一气之下将日记本撕得粉碎,并且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意和妈妈交流,家庭氛围变得异常压抑。
“你看看隔壁的小明,这次考试又考了全班第一”“你表姐钢琴都过八级了,你怎么就不能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”…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“别人家的孩子”似乎无处不在。父母们或许想用这种比较来激励孩子,却没想到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。
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极强,他们渴望被认可、被欣赏。不断地与他人比较,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,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。久而久之,孩子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,甚至对父母产生怨恨,认为父母不重视自己的努力和进步。
有的孩子在听到父母又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后,委屈地大哭起来,质问父母:“为什么你们眼里只有别人家的孩子,我就这么差劲吗?”
从选择衣服的款式、发型,到决定参加什么兴趣班、未来报考哪所学校、选择什么专业,青春期孩子希望能够自己掌控生活的方向。然而,很多父母习惯替孩子做决定,认为自己的经验更丰富,能为孩子选择一条更好的路。
但这种过度干涉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自主权被剥夺,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。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尝试去探索世界,即便可能会犯错。父母的包办代替,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同时也加剧了亲子之间的矛盾。
有个孩子特别喜欢绘画,想参加学校的美术社团,可父母却以“学美术没前途,耽误学习”为由拒绝了他,这让孩子非常失落,对学习也失去了热情。
青春期孩子的烦恼,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呐喊。作为父母,我们要用心去倾听,用理解和尊重去回应。少一些唠叨,多一些信任;少一些窥探,多一些空间;少一些比较,多一些鼓励;少一些干涉,多一些引导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陪伴孩子顺利走过这段充满挑战的青春期,建立起亲密、和谐的亲子关系。